读书笔记——《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的作者是美国最有魅力和创新力的创业导师——蒂娜齐莉格写给她即将进入大学的儿子的信,目的是传授孩子融入社会的聪明和技巧,避免儿子失败和走弯路。
几岁要懂点人情世故 生活总是以各种方式教我们成长,有些路走过了才知道崎岖,有些人错过了才知道珍惜……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在二十几岁时,我们还可以选择,但三十岁之后,我们选择的余地已经非常有限。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懂点人情世故,才能及时调整做人做事的方式技巧,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满人生。
然而时刻就是如此残酷,过去了不可能再回去,那么,30岁的我,就把这5个道理送给20岁的你,希望能够因此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现代人常常提到“安全感”这个词,有人说安全感来源于对一些人和事的可控性,有人说安全感来源于稳定和有保障的生活,也有人说安全感来源于被保护和被爱。 我觉得这些都对,但也不完全对。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这辈子,只能这样吗作者简介
本书的两位作者,肯尼斯·克利斯汀和蒂娜·齐莉格,以其在心理学和企业咨询领域的卓越贡献而闻名。克利斯汀作为心理医生和企业咨询顾问,创办了“极限潜能规划”项目,旨在帮助那些陷入自我设限、难以发挥潜力的大众,激励他们摆脱停滞情形,重燃生活热诚。
蒂娜·齐莉格(Tina Seelig)教授,于1985年获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知名的步兹、艾伦与汉弥顿管理咨询公司(Booz, Allen & Hamilton),康柏电脑公司(Compaq),也创办过一家叫做“图书浏览器”的多媒体公司。
程琳是一位80后畅销书作家,她的作品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广受欢迎。她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文笔,探讨了年轻人在成长经过中的困惑与挑战,深受读者喜爱。
当我20几岁的时候,即将走出校园,选择自己的职业路线,步入社会,我渴望自己能够从这样一本书中进修到一些物品,一些作者希望每一个人20几岁时就能知道的事务。书里的许多建议都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一章,难题中都隐藏着机遇。
于是剧本的作者,汉斯·安徒生被送进拉丁文学校深造,民族顾问古林先生为他申请了一笔皇家公费以支付用度。 17岁的安徒生高高瘦瘦,坐在低年级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对他来说可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务。
但当我开始回顾我20几岁那些年的生活时,我觉悟到在这长达十年的生活里,我已经犯了很多错误但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事务。 我花了一些时刻给我自己写了一些建议。 你现在需要承担的责任很少,因此出去旅游吧。
20多岁就活的太明白是什么样的心态?
1、古人曾说过一句话:过慧早夭。二十岁就参透生死,不是一件好事,活着总需要一些精妙和未知。参透生死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就如同过慧早夭一般,太早知道一些事务,只会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而失去后来进修的乐趣。
2、心有主见能做自己。心中有杆秤,尊重内心。心清情正,担当负责。明白只有做好自己,生活才有精妙可能。心有乾坤,会调整心态。难题解决,对事不对人。明白人不靠心情生活,而靠心态生活。爱惜身体,善待自己。顺境不沾沾自喜;逆境不自暴自弃。尊重客观事实,保持平常心。心守底线做好自己。
3、活得通透是指活得明白的人,这类人不会由于一些琐事心浮气躁,他们内心祥和安定,怀着一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处世态度当然,这并不是听天由命,不作为的消极态度,而是懂得很多事务尽力而为就行,不要过于强求。
4、无论兄弟们好,就是说20岁会认命,对人生有重新的领会。不过这个年龄明显是太过于老成,表现的过于成熟。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人活一世,难得心静,走这一遭,越想独处。年轻时总想得到别人的领会,而今都看淡了;年少时总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如今都释怀了。曾经得不到的,而今没那么想要了;以前理不清的,现在突然就明白了。2 、年龄越大,变得越沉默 过去的喜乐悲欢,总想与他人分享;而今的流离颠沛,却再也不愿提起。
6、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能够越活越通透,很多人年龄很大也没有活明白,因此一个人越活越通透,不在于年龄的大致,而在于下面这五点,看看这五点里面自己占几点? 1心态是不是放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