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如下,结合各省份官方要求综合整理:
一、填报流程
-
前期准备
- 查询招生规划:以本省《招生考试》杂志或官网发布的规划为依据,筛选目标院校及专业,拟定纸质志愿草表。
- 设备检查:需使用电脑端(推荐Chrome、Edge等浏览器),部分省份明确不支持手机或平板操作。
-
登录体系
- 官方入口: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网站或唯一APP(如广西的“八桂高考”APP)进入体系。
- 账号密码:用户名通常为考生号或身份证号,初始密码多为身份证号或特定组合(如广西为考生号后2位+准考证号后2位+身份证号后4位)。
-
安全设置
- 修改初始密码:首次登录后需立即修改密码并妥善保管,防止他人篡改志愿。
- 填写联系方式:部分省份要求绑定手机号或地址,用于紧急联系。
-
填报志愿
- 分批次操作:按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批等顺序依次填报,每个批次需单独保存。
- 输入代码:根据草表输入院校及专业代号,体系自动显示对应名称,需核对是否与目标一致。
- 调剂选项:选择是否服从专业或院校内调剂,影响录取概率。
-
保存与核对
- 实时保存:填写经过中多次点击“保存”按钮,避免超时退出导致数据丢失。
- 全面检查:通过“志愿浏览”功能逐批核对院校名称、专业名称及顺序,确保无“无效代码”提示。
-
确认锁定(部分省份)
- 志愿锁定:如广西、河北等省份要求考生最终点击“锁定”按钮,一经锁定不可修改,未锁定的以截止前最终一次保存为准。
-
安全退出
- 完成填报后点击“安全退出”按钮,关闭浏览器,避免密码泄露。
二、注意事项
- 官方渠道:仅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或指定APP操作,其他平台无效。
- 时刻限制:各省分批次开放填报,逾期无法补报(如河北分阶段截止,广西按轮次锁定)。
- 密码管理:若遗忘密码,需凭准考证、身份证到当地招办重置。
- 避免错误:
- 院校/专业代号需与招生规划完全一致,错填会导致“张冠李戴”。
- 注意同一院校在不同批次的招生代码可能不同。
- 设备与网络:
- 关闭浏览器弹窗拦截功能,避免页面卡顿。
- 建议使用稳定网络环境,避免填报中断。
三、独特功能说明
- 志愿顺序调整:平行志愿省份(如河北)支持拖动、插入等方式调整顺序,需保存生效。
- 辅助体系:部分省份提供“规划查询与志愿填报辅助体系”,可提前筛选院校生成预填表。
提示:各省份具体流程略有差异,建议登录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如湖北、广西)或*阳光高考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查询详细指南。